或許是被綠化的環境築成理想生活環境,蝸牛成為不時偶遇,卻又保持適當社交距離的友善「街坊」。牠們不在乎旁邊的路人,只是按照個人的速度及節奏前進,緩慢地向前移動。如果我可以生活得像一隻蝸牛,身上背負的包袱會否減少,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更像自己一點?
被植物包圍的屋苑,少不免與昆蟲作伴。自從搬上鄰近山峰的新居後,每逢下雨天或傍晚,在牆壁上或是在地面,總會看到大批蝸牛緩慢地移動,從草叢爬到對面的另一個草叢。為免意外攻擊牠們,因此在經過時亦不自覺地放下手機,並且份外留神。
據台灣環境資訊中心網頁資料顥示,蝸牛較常在夜晚及雨後出現,亦較容易在潮濕環境中看到牠們的身影,並對濕度的感覺敏銳,而下雨後正是牠們最喜歡活動的時候。在一號風球與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同時生效的這一個晚上,「蝸牛大軍」再次在區內出沒。牠們獨自或與同伴一同移動身體,享受著雨中漫步的時光。
不知從何時開始,我培養了一個奇怪的習慣,那就是利用手機拍攝蝸牛的身影。在每日的傍晚時分,或是雨後的濕潤環境,在仍帶水跡的地磚上、草叢邊的石壆、行人路兩旁的牆身等地點,亦會滿佈蝸牛的足跡。牠們有的背著螺旋形外殻獨自前進,有的與數名同伴作伴,而我則會不自覺地駐足,甚或蹲在半路,拿出手機並以不同角度拍攝牠們的身影。
有時候,我很羨慕蝸牛的意志。不管旁邊的路人為了避雨而表現狼狽,牠們只是忍受著徹骨寒風與滂沱大雨,默默地以或會令人不耐煩的緩慢速度朝著目的地前進。
在繁忙的都市中,面對各種限期與有形或無形壓力,我們總會被其他人影響自己的節奏甚或想法,稍有落後就會隨即拼命追上。每天24小時,每年365天,一邊在意別人的目光,一邊拼命奔向前方。
唯有蝸牛從不在乎別人,只是按照個人想法生活,在疲憊時稍作休息,然後緩慢地向前移動。如果我可以生活得像一隻蝸牛,身上背負的包袱會否減少,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更像自己一點?是否就可以不必在乎外人的目光,始終忠於自己地朝著夢想前進?可是,當我如願成為一隻蝸牛,又會否羨慕旁邊邁著急速腳步前進的人們?
***
歡迎大家關注我的Facebook專頁,以第一時間接收新文章的通知喔~另外,我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出外旅行時,亦會透過拍照將相關片段記錄下來,並會在Instagram上分享照片,亦歡迎大家關注IG專頁喔~謝謝大家!
FB網址:帶著紙筆去窮遊
IG 專頁:travelwithpen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